常用齒輪材料及熱處理
2008-09-12為了保證齒輪工作的可靠性,提高其使用壽命,齒輪的材料及其熱處理應根據工作條件和材料的特點來選取。
對齒輪材料的基本要求是:應使齒面具有足夠的硬度和耐磨性,齒心具有足夠的韌性,以防止齒面的各種失效,同時應具有良好的冷、熱加工的工藝性,以達到齒輪的各種技術要求。
常用的齒輪材料為各種牌號的優質碳素結構鋼、合金結構鋼、鑄鋼、鑄鐵和非金屬材料等。一般多采用鍛件或軋制鋼材。當齒輪結構尺寸較大,輪坯不易鍛造時,可采用鑄鋼。開式低速傳動時,可采用灰鑄鐵或球墨鑄鐵。低速重載的齒輪易產生齒面塑性變形,輪齒也易折斷,宜選用綜合性能較好的鋼材。高速齒輪易產生齒面點蝕,宜選用齒面硬度高的材料。受沖擊載荷的齒輪,宜選用韌性好的材料。對高速、輕載而又要求低噪聲的齒輪傳動,也可采用非金屬材料、如夾布膠木、尼龍等。
鋼制齒輪的熱處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表面淬火 常用于中碳鋼和中碳合金鋼,如45、40Cr鋼等。表面淬火后,齒面硬度一般為40~55HRC。特點是抗疲勞點蝕、抗膠合能力高,耐磨性好。由于齒心部末淬硬,齒輪仍有足夠的韌性,能承受不大的沖擊載荷。
2.滲碳淬火 常用于低碳鋼和低碳合金鋼,如20、20Cr鋼等。滲碳淬火后齒面硬度可達56~62HRC,而齒心部仍保持較高的韌性,輪齒的執彎強度和齒面接觸強度高,耐磨性較好,常用于受沖擊載荷的重要齒輪傳動。齒輪經滲碳淬火后,輪齒變形較大,應進行磨齒。
3.滲氮 滲氮是一種表面化學熱處理。滲氮后不需要進行其他熱處理,齒面硬度可達700~900HV。由于滲氮處理后的齒輪硬度高,工藝溫度低,變形小,故適用于內齒輪和難以磨削的齒輪,常用于含鉻、銅、鉛等合金元素的滲氮鋼,如38CrMoAlA。
4.調質 調質一般用于中碳鋼和中碳合金鋼,如45、40Cr、35SiMn鋼等。調質處理后齒面硬度一般為220~280HBS。因硬度不高,輪齒精加工可在熱處理后進行。
5.正火 正火能消除內應力,細化晶粒,改善力學性能和切削性能。機械強度要求不高的齒輪可采用中碳鋼正火處理,大直徑的齒輪可采用鑄鋼正火處理。
一般要求的齒輪傳動可采用軟齒面齒輪。為了減小膠合的可能性,并使配對的大小齒輪壽命相當,通常使小齒輪齒面硬度比大齒輪齒面硬度高出30-50HBS。對于高速、重載或重要的齒輪傳動,可采用硬齒面齒輪組合,齒面硬度可大致相同。
常用齒輪材料及其力學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