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密紡牽伸上羅拉裝置如何進行結構改進
2007-03-08
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 王潔 根據2001烏斯特公報數據中對40支精梳純棉成紗指標水平的統計數據表明,環錠紡5%水平與緊密紡95%水平相當,緊密紡紗線的優勢非常顯著。這也是我國緊密紡成為紡織界追逐熱點的重要因素,紡織界的許多著名業內人士也認為,緊密紡替代環錠紡是紡織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經緯股份公司與SUESSEN公司達成緊密紡合作協議,率先推動緊密紡國產化的發展。以下簡要介紹經緯合作開發SUESSEN公司Elite緊密紡裝置牽伸上羅拉部件形成的經驗,以饗讀者。 部件結構的改進 緊密紡牽伸上羅拉部件是整套緊密紡裝置中Z精密的部件之一,各組成零件的精度要求極高。如圖1所示,該緊密紡牽伸上羅拉部件由上下兩殼體固定聯接兩列牽伸上羅拉Pos.1、Pos.2及齒輪傳動機構,上羅拉Pos.2由上羅拉Pos.1通過齒輪傳動旋轉。該羅拉部件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改進: 首先,聯接殼體A由原來的一件改為上下殼體兩件,由原來的敞開式改進為密封式。一是將齒輪傳動副全部密封于其中,減輕了齒輪清潔維護工作;二是間接與軸上的定位圈B、齒輪形成迷宮式密封,替代了軸承內的密封件,提高了軸承的密封性能。其次,Pos.2上羅拉膠輥外徑較改進前增大很多,能完全遮蓋異型管吸風口,有利于保護紗線經過吸風口的集聚效果。第三,齒輪傳動副由兩傳動齒輪及一過橋齒輪組成,各齒輪原為同等大小,現改進為變位齒輪,一是保證了Pos.2膠輥直徑加大后的牽伸比,二是延長了齒輪的使用壽命。第四,該緊密紡牽伸上羅拉部件中的膠輥選用了鋁襯套表面不處理膠輥,膠輥表面粗糙度較常規增大,且表面粗糙度不勻率要求顯著提高。 軸承游隙的誤區 細紗上羅拉軸承游隙是細紗紡紗廠與細紗機制造商探討的焦點問題。國內大部分紡紗廠普遍認為上羅拉軸承游隙是影響紗條不勻進而產生機械波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紡紗廠丁氰膠輥制作間判斷軸承好壞的一項重要指標。因此,一些軸承生產廠家利用這一點誘導紡紗廠盲目地認為小游隙甚至無手感游隙的上羅拉軸承即是質量好的錯誤認識。 緊密紡牽伸上羅拉部件中的膠輥選用鋁襯套表面不處理膠輥,在壓套時雖然被稱為無套差,但實際為保證膠輥與軸承外圈的結合力,必須存在0.03毫米~0.06毫米的套差。軸承外圈壁很薄,套差的存在必然導致壓套后外圈內孔收縮變形,收小軸承本身的徑向游隙。若軸承本身就制造成小游隙甚至無游隙的軸承,壓套膠輥后勢必造成軸承轉動不靈活或卡死不能轉動,影響條干水平,造成廢品。 就此問題,我們多次作了隨機抽樣及選壓配試驗,驗證游隙收縮量,結論為軸承徑向游隙減小到0.006毫米時,即出現軸承轉動不靈活的現象;軸承外圈內孔滾道處直徑方向Z大出現0.006毫米的收縮。因此,保證軸承的正常使用,徑向游隙不得小于0.006毫米。而0.006毫米的徑向游隙已有明顯的手感,更進一步證明無手感游隙的判斷依據是不合理的。 軸承的終身潤滑 上羅拉軸承的維護保養問題是紡織企業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皮輥房每次重新清洗、加油,工序復雜,尤其Z后清理非常麻煩,清理不夠的話,紡紗時會被紗線粘,影響成紗質量且易損傷軸承。 JW-SUESSEN制造的Elite緊密紡牽伸上羅拉裝置具有免維護功能。免維護功能排除了軸承的加油、清洗等維護保養復雜的問題。這套裝置的免維護手段在密封結構上保證了長效清潔使用的可靠性,更重要的是選用了終生潤滑脂。JW-SUESSEN在上羅拉軸承中添加的特種終生潤滑脂提出的免維護周期約能延長至6萬工作小時,基本上做到上羅拉軸承終生免維護。 國產化的可行性 進口緊密紡系統價格昂貴,對于國內紡織行業普及使用緊密紡技術,提高我國紗線品質無疑是極大的阻礙。我國的緊密紡牽伸上羅拉裝置是否有條件走國產化的道路呢? 我公司在試制緊密紡牽伸上羅拉裝置的實踐中,核算國產化一套該裝置的價格約120元,與原裝進口緊密紡牽伸上羅拉裝置價格相比,成本顯著降低。細紗上羅拉制造技術對于國內制造商已經是一種成熟的技術,完全能滿足緊密紡的配套要求。因此,緊密紡裝置應走國產化的道路,大幅降低成本,加速普及緊密紡技術,推動我國紡織行業的進步。